找到相关内容241篇,用时1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贾平凹创作中的禅的超越

    石林》中认为石林是无法用文字写出的,“大美不能言。”在《匡燮散文集序》中,又说“大言者不语”。此时的语言虽然仍旧是他表述的工具,但他的着眼已不在语言本身,而是语言背后的更为深奥的东西。  然而,文章...割裂。  和心与物间的隔阂的超越相应的是人的生命与自然的合一,这一点在他早期创作中就表现得十分明显。《冬花》里的“我”与树在同一画境中产生着共同的感觉,《白藤湖梦忆》中远处二三人物晃动如石上苔,《读山...

    石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95640788.html
  • 王维辋川《华子冈》诗与佛家“飞鸟喻”

    细致地刻划它们,即使这些纷纷藉藉转眼就成乌有,也不惜为之罄竭自己的心血。可见诗人的着眼并不在其逝灭的将来,而恰恰在它们现时短促的存在。《辋川集》中所描绘的那些乍明乍灭、若即若离、将尽而未尽的自然美...别业的各个景为描写对象,合起来则构成对全景的有计划游览。”此类联缀众多写景短章,彼此之间的内容又互相呼应的作品组合模式,其成立之前提是王维辋川别业本身具有的规模。与此同时,还部分植根于唐代五言绝句...

    陈允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04140845.html
  • 诵经说法与小说家言--试论陈寅恪关于佛教与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关系的研究

    重复老套和大团圆式的结局,对此陈寅恪与鲁迅是都看到的,不过二人的着眼不同:鲁迅由中国人之喜好大团圆结局进而批判国民的劣根性,陈寅恪则从“东施效颦”中发见了中外文化传播与吸收时的适当与否及加工改造问题...不适用于人生之骈体文,作此尝试而能成功者,故名虽复古,实则通今”。(注: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第294页。)  “中国文学史中别有一可注意之焉,即今日所谓唐代小说者,亦起于贞元元和之世,与古文...

    刘克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04540850.html
  • 延寿《宗镜录·标宗章》读解

    思空山本净禅师。他依据《圆觉经》、《楞伽经》、《维摩经》等经典,论述了“理非教而不圆”的思想。他着眼在于引导初学者,依教奉行。他说:   是故初祖西来,创行禅道,欲传心印,...明智”的。这一部分是全书最为重要的,提出了他的宗旨,并阐述了宗旨的内涵和特点,是《宗镜录》的思想总纲,也是延寿禅学思想的核心。   首先,他表明是根据释迦佛和中国禅宗达摩初祖的传承,成力...

    刘元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00841513.html
  • 选择与重构: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内在机制

    韵味,传统哲学是一种社会政治、人生伦理哲学,它始终把热情投注在人、家庭、社会上,寻求道德上的和谐与完善。孔学的核心是人学,孔子的最大贡献是把中国思想界的着眼“从天上拉回到人间&rdquo...融汇了佛教思想成果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新型态。   第一,佛教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范畴、命题和理论探讨了相同或相近的问题,作出了相同或相近的回答。这首先成为两种文化的结合,成为融合、重构从可能到现实...

    王荣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51141874.html
  • 洪武、永乐年间对僧团的全面整顿

    僧事,一直是一种屡禁不绝的社会现象,也是官府法令打击的主要着眼。明政府在打击私度的同时,对天下寺院庵堂进行了一系列整顿。早在洪武五年(1372),就曾下令把南京天禧、能仁二寺的什物及僧众并入蒋山寺,这...

    白文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02542219.html
  • 梁武帝的神不灭论新探

    就是理解梁武帝以儒家礼法名教证明神不灭的着眼。  其实,儒家也很强调本立而道生,并指出孝悌之义乃为仁之本。《孝经?丧亲》中就说:“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的情况下,如果过于固执内部证明的思路,完全局限于自身的立场和理论体系,双方之间的思想辩论经常就会由于缺乏共同的前提或理论结合而失去了实际意义,问题的解决最后通常只能依靠彼此外部势力的强弱来决定胜负。...

    王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05442247.html
  • 论唯识学对般若“空”义的诠释与缘起论的重构义

    》与《瑜伽》所谓的识之“虚妄分别(   abh ūta—parikalpa)”所继承,着眼皆在存在理解和存在境界之转换。  因此中观是说缘起以显“空”,如《中论》云:“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着眼于解释六识现行的根据,表现出从经部单释意识流转的“相续转变差别”说的心理主义转向中期唯识成熟的本体论哲学的倾向。但是由于作为瑜伽行派成熟的世界观之“唯识中道”尝未确立,阿赖耶识并不能成为现实世界的...

    吴学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25542390.html
  • 论南北朝地论师的判教思想

    。这样,通过判教,鲜明反映了中国佛教发展的时代色彩。中国佛教发展中的主体意识也因而被强烈凸现出来。   四、地论师判教的特征、局限及价值意义   1、基本特征   地论师判教,着眼在于对当时各种新兴的学派和现实存在的思潮,进行批判和总结。直接涉及到的,是南北朝现实社会中,影响较大的学派:毗昙学、成实论学、般若学、涅槃学。其基本特征,有以下几(主要是地论南道系统判教):   其一,判教对象:“...

    王仲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5542676.html
  • 藏族传统宗教、哲学与伦理

    、伦理理性的四个发展阶段。但这样的划分也不是绝对的,纵观藏族远古宗教文化发展史,这几个不同阶段之间的相互交叉现象还是存在的,这种划分的着眼在于每个时代文化的主导形态,并试图为藏族远古宗教、文化及哲学...

    班班多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292043884.html